2021-06-17

「有思考的時間,才有思考的能力」人生、職場空窗期,為何這麼重要?

文/凱倫

先來聽聽何謂閱讀的自由吧!

在家上班的日子,大約來到第四週,中間曾經短暫進公司,後來因為公司政策,又開始離開通勤的日子上,在家上班。

關心疫情發展同時,也注意到了不少人的身心狀態變化,有人在疫情中失業,有人在疫情中,為了生計與生活,不得不冒著風險去工作,也有人在疫情第一線,堅守崗位,幫助民眾度過世界的這道難關。

這段期間,我也發現許多人,對與在家上下班的時間的掌握感還有生活的界線,是沒辦法好好拿捏,也開始對生活產生抱怨。我在想,當人們想要把上班、下班、生活、生存這幾件事情區分的很清楚時,是不是意味的,某部分的潛在意識,不喜歡自己長期處於某一種狀態,甚至這個長期也不過就只是一天8小時、10小時。

美國知名作家 Gail sheehy 曾指出,通勤其實是一種儀式感,將日常分成兩半:一邊是工作、另一邊則是生活,讓大腦有意識的切換自己不同的狀態。

但為什麼,工作不能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呢?

「有思考的時間,才有思考的能力」,這是我過去兩段在海外待過三個月到六個月時間的一個最深刻的體悟。

起初踏入職場工作時,我是很不能適應的,到後期雖然在職能上可以跟上公司的角度,還有整個大環境給的高壓與急促,但我的心裡就是很不愉快,那種不愉快是你好像有很多的事情,都必須符合這個世界給予你的框框,像是你說的話、你寫的文字、你的穿著、你的談吐,都要符合某個身份、某個價值,才會被注意、才會被重視。

過了幾年,我和學生時期跑到韓國半年的自己一樣任性,裸辭了工作,跑到菲律賓三個月,這才察覺到,當腳步慢下來,卸下要對抗外界的種種盔甲,我也不過只是想好好的享受人生與這個世界。

回到台灣也一年半載,回到奔忙的生活中,當我把熱情,放在我所愛的事情上,並不覺得是在工作或是在對誰交代,近期也看到有文章對「空窗期」的探討。在我實踐過後我認為「空窗期」是非常重要的。

大概有這三個原因

一、重新整頓現狀,換個視角看看自己

首先是滿多人會很習慣現在的生活,有辛苦的地方,也會覺得「理所當然」,最關鍵的原因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有潛在的壓力,或者認為這樣的壓力該克服與接受,導致負面效應循環。

當你擁有一段空窗期,其實是換一個視角感受人生,並且重新梳理,前一陣子的狀態,是否太過努力,想要渡過的人生,又是何種樣子,過去的狀態是不是必須。

二、充分放鬆

我發現起床不用趕著出門,其實對身體狀況還滿好的,因為過往有必須通勤出門、趕車的限制與限時,在一起床的時候,必須要趕快梳妝打扮,接著出門,中間可能因為路況、轉車人數、公車班次等各種變因,影響到你的打卡時間,對我來說這種狀態是真的滿緊繃的!

現在少掉了通勤,起床時,差不多就準備上工,可以用最放鬆的狀態來先做好第一件事情,接著工作與工作之間的轉換之間,還可以把之前來不及做得家事做一做,打理好環境,像是燙衣服XDD

以前根本沒時間燙衣服,所以出門衣服都皺皺巴巴的,這對於形象管理實在有很大的影響啊!!現在因為時間比較充裕,因此可以開始回到自身的小細節,關注有什麼是被工作忽略的,且利用時間補齊。

三、探索下一步,維持心靈健康

如果你少掉了通勤時間,那麼一天可能會多出一小時到兩小時的時間,除此之外因為減少了外出的奔波,體力跟精神也會比較好,因此可以再增加原本要轉換心情的時間,基本上一天多出兩小時是肯定的。

那麼多出來的時間,正是能好好思考的時候,以往我們對健康只在意身體的健康,其實心裡也需要顧及,有好的心理狀態,也才能夠幫助你往下一步探索時,有更明確的目標及積極的心態。

如果你從來沒有給自己一點時間,停止下的話,不仿也趁這一年,好好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