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1

「洗手怎沒捲袖子!」失控教師呼小學生一巴掌 是怎麼讓她二十年後出社會害怕得罪人的

「啪!」洗手洗到一半的我,還沒來得及反應,老師的手已經打在我臉上,發出聲響,還沒回過神,她氣沖沖地問「為什麼沒捲袖子!?」

「我的手沒濕…」

「但洗手就是要捲袖子!」班導師頭也不回的走掉,沒給我一點解釋機會,我心裡滿滿的疑惑

那是我小二的女導師,姓石,還是學校優良教師,但那巴掌的傷,在我心裡已經二十年。出社會以前,我不曉得為什麼我這麼害怕做錯事、害怕被罵、害怕得罪人,後來陸續看了許多心理類的書籍、影片,才發現這樣的畏縮個性、沒自信,與小二那年的兩巴掌有關。

我反思回去「洗手捲袖子這件事」,以前的規定就是要這麼做,但也許當時我已經有目的意識,因為我是個很喜歡「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人,那洗手要捲袖子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長袖袖子濕掉,既然孩子身高夠高,洗手不會沾溼衣服,那不就行了嗎?

「這是身為老師要管理秩序的問題」,上個月我回高中演講,我和我當時的班導師提到小學遇過的事情,她開導我,因為作為一個老師,要管理班上的秩序跟氣氛,若捲袖子是營造規定的一件事,那就必須對大家一視同仁,否則便會失去權威性,這種說法我可以理解,那是因為我已經長大了,那麼這十幾年我是怎麼過來的?

前面我提到,小二那年有兩巴掌,第二個巴掌是這樣的,過去有時上課會需要使用測驗紙,但都保管在老師那邊,要用的時候一人只能發到一張,因為我滿喜歡畫畫的,所以我就自己買了一本,當課程上老師要發紙時,我興奮地拿出來放在桌上,原以為會獲得老師的稱讚,結果,她一巴掌又先打了下來…

「為什麼你要偷班上的測驗紙?」 「我沒有」

「那這是哪裡來的?」 「我買的」

「在哪買?」 「福利社」

「一本多少」 「十元…」

老師咄咄逼人的問法,結束之後,她又什麼也沒解釋就繼續上課,這對小二才八歲的學生來說,當然很衝擊也很委屈,因為明明已經把自己準備好了,結果卻換到一陣責罵,罵得沒有原因,也沒有解釋誰對誰錯,或者為什麼不問是非就先打一巴掌。

我記得當時我就是揉著熱熱的臉,接下幾年,我不主動跟班上同學說話,升上三四年級,同學還問我「為什麼你不太說話啊?」我回她「因為我不知道聊什麼」,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其實是我害怕問錯問題、得罪別人或是把氣氛搞得很尷尬,這跟現在的我完全不一樣。

當然,那個打完巴掌到沒自信、做錯事,再變成現在的我,上台當講師、當記者,隨時隨地都要認識新的人並跟他搭上話,轉變不是這麼容易,剛出社會的我其實非常沒有自信,不跟別人說話也很害怕做錯事情,不敢溝通、不敢問問題,跟主管也充滿誤會,簡直是一團亂,更曾有前輩問我「為什麼能力這麼好,卻這麼沒自信」,我想我真的可以歸咎在這兩巴掌上。

你以為八歲沒什麼印象,事實上過了二十年,到現在我的印象仍然非常深刻,那是怎麼調適的?

我從出社會後開始看不同類型的書,商管、職場、心理類等等,並透過寫作累積自己的心情,記錄自己的成長,從書中我內省本身,去問自己為什麼會對哪一些事情有什麼反應,或者去觀察別人為什麼老是陷在同個困境當中,從不斷的反思、思考、修正作為,慢慢一點點的克服心理障礙,比如面對鏡頭這件事。

過去我是電視記者,但我老實說,我真的很害怕鏡頭,因為我覺得我長得並不好看,但為了突破害怕鏡頭這件事,我選擇當電視記者,把自己拋到最極致的恐懼裏頭,戰勝不安,當然我不敢說我已經很自然、從容面對這件事,但至少可以跟別人說我已經做到這件事情。

最後我想說,每一位老師對每一位學生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也許現在時代觀念已經很發達,體罰或不講理的狀況已經減少,但仍有你我看不見的角落,隨時隨地發生各種令人無法接受的虐待,不只有身體的虐待才是虐待,心理的傷更是最難痊癒的一種,教育對孩子而言,或者對成人而言,永遠是影響力最大的工具,如果身為教師的你,或者身為他人前輩的你,能夠多一點同理心,轉換角色思考,便足以在他人心中種下一顆種子,形成正循環,長久下來,就足以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